近日,財經日報發布了“制造業寒冬來臨,業內人士:沒欠薪企業僅有30%”的文章,文章指出,傳統制造企業生存艱難,一邊現金流難以承擔工人薪資,另一邊為了生存運營工廠不得不降低產品出廠價格來保住訂單。而解決的辦法是“長期來說,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內,同時考慮是否需要自主品牌,這樣才不會受制于下游廠家。短期來說,人工成本上升,機器效率取勝,技藝方面不光從人工成本下手,生產要從效率、柔性方面短期內做些事情,使它在競爭中能夠加強實力。”
對此,宇雕居安思危,提前行動,準備過冬的棉衣。
“未來十年是中國制造企業的變革年,一大批傳統制造企業將被淘汰,一批新型制造企業將興起,作為傳統制造企業,必須有危機意識,唯有打破傳統鬧革命,才能有一線生機。”寇建惠說。
宇雕出身于有“起重之鄉”之稱的保定清苑區東呂鄉,它是全國知名的導鏈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,產業規模大,成本優勢明顯,近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。因為有著集群效應和一定的市場知名度,東呂制造廠家們的日子一直過得不錯,可寇建惠卻有著不同的看法:“目前,東呂的起重設備生產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不夠、技術創新不足的問題,這在未來將成為致命傷。”
在寇建惠的計劃中,未來的宇雕將從一個制造加工工廠轉型為科技研發企業,它將嘗試著把傳統的機、電、儀、液和新的云計算、大數據、軟件、通信等多學科綜合技術應用到起重設備的開發中,做到數字化、網絡化、智能化。
“這是在異想天開吧?!”同在東呂鄉的行業內的朋友對寇建惠這種“上天摘月”般的想法很不以為然,甚至認為他是不是腦子有問題了。喬布斯說:“偏執狂才能成功。”寇建惠堅守著自己的偏執:“這是我的目標,也是宇雕必須要做的。一個制造工廠,沒有爆發力的產品,發展的再大也沒有價值,相反,如果我們研發出了有一定技術含量,并且能適應客戶需求的產品,這樣的企業想不發展都難”。